以华为、腾讯为代表的中国数字科技企业研发投入连续多年保持高位增长,两家创新投入均位列世界前二十。在关键的数字技术上,我国的数字科技企业也正在通过自主研发逐步突破“卡脖子”风险。根据国际事务处理性能委员会的测试结果,腾讯云数据库TDSQL在数据库决策支持性能基准测试(TPC-DS)以及数据库“事务处理类”性能测试(TPC-C)中均刷新世界最佳性能纪录,拿下数据库最核心的两个应用场景。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数字经济与全球战略研究所所长曹钟雄表示,要充分发挥科技大企业作为技术创新引领者和产业创新生态中枢的作用,充分利用大企业的资本、人才、产业场景和生态等资源整合,加速向科技创新舞台中心迈进。以大模型赛道举例,自两年多前GPT问世,到国产大模型“穷追不舍”,在不断的竞争和技术迭新中,以腾讯的“混元大模型”为代表的国内大模型第一梯队已达到或接近国际一流水平。
已经进入创新成果集中爆发的技术奇点期,遥远的科幻未来不再是构想,数字技术进步“提速换挡”的当下,高性能计算、
12月11日,来自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政企代表齐聚深圳,在第二届“预见未来·前沿科创论坛”上,围绕技术发展前沿趋势、创新成果应用场景以及科技企业在新一轮数字技术革命中的使命与责任进行了展望和交流。
另一方面,曹钟雄也指出,面对不容乐观的国际环境更要予以创新主体更多的耐心以及自主探索空间。在AI大模型升级再放缓、技术突破和应用落地面临挑战的当下,应辅以适当和及时的监管,用更加柔性化的治理去引导企业,帮助其在技术迭新的道路上顺利、平缓进入“快车道”,更好把握时代发展机遇。
当前,数字科技的进步正在给千行百业带去深刻的变革,数字和物理世界在缠绕中发生着更加真实的交互:譬如游戏行业中用于高效构建虚拟世界的数字交互引擎应用于航天、工业等多元产业场景,同时也使得“文化保育”有了新的数字化实现方式;大模型应用到科技研发、实体产业等诸多领域和场景,惠及政务、金融、医疗等各行各业;AI技术飞速发展,人文关照与之伴行,养老之困、残障关怀等现实需要不再成为困阻和难题。
曹钟雄谈到,当前的科技创新需要回应的是如何实现技术突破与应用落地两手抓,而这一过程中,时间成本、金钱投入、人才培养等都是需要思考的关键因素。甚至在某些关键领域只有头部企业才能够去承担这样的不确定性和高风险。
近日,由腾讯研究院联合百余位内外部科学家和技术专家制作的《2025数字科技前沿应用趋势》报告预测了数字科技未来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揭示以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大模型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技术将引领新一轮的技术发展和产业重塑。
“创新不能仅停留于‘实验室’,需要更脚踏实地的落地与应用。”金砖国家未来网络研究院(中国·深圳)院长陈辉在会上表示。
科技创新具有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在科学技术的研发过程中,“高成本、高风险、长周期”的特点尤为明显,每一次技术突破的背后都是细水长流的长期耕耘。
数字科技是大国竞争的主战场,未来产业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当前,我国已经在数字产业化方面走在前列。立足自身优势,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需要一批优秀的领军数字科技企业发挥带头作用,在科研投入以及人才培育上持续深耕,在前沿领域和阵地继续做更扎实、更牢固的研究。
“让数字技术应用落在实处,推动前沿技术产业化落地,需要共筑科技生态圈,加速构建起贯穿产业、学术研究和应用的全方位创新生态系统。”共熵产业与标准创新服务中心副理事长杨涛认为。
与会专家认为,在不断接续的技术革命中,紧跟数字发展前沿趋势,提升前瞻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才能在推动技术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勇立潮头。推动前沿技术发展,在全球范围内提升竞争力,需要有更多产学研协同的创新区域样本,数字科技企业作为创新的重要参与者,更应立足自身优势,发挥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的牵头作用,做大做强研发,助力创新步伐提速,以加快实现我国科技自立自强。